纯美女性馆

位置:首页 > 家居 > 生活常识

农村老人出殡仪式

农村老人出殡仪式,在民间,自古以来就流传很多传统的丧葬风俗,这些传统丧葬风俗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一直以来都深受人们的重视。下面一起来了解农村老人出殡仪式。

农村老人出殡仪式1

农村丧葬习俗之一(临终)

人临终时,应将其移至正厅中临时铺设的板床上,谓之“搬铺”。成年人,有配偶且有子嗣的,均谓之寿终。旧俗认为,亡者在床上死,冥魂将被吊在床上,不能超度,且在死后是不能过梁的。

农村丧葬习俗之二(报丧)

一般为家中男丁前去报丧,见面后,说明事情的缘由。如为病者,应讲明何时何病复发,经过怎样的抢救无效而亡;如为突发事件,也应讲明何时何事引起,经过怎样的补救措施无效而亡。其他的普通亲属朋友,可根据情况,有其他人员前去,或者打电话通知即可。

农村丧葬习俗之三(算日子)

待重要亲属到来之后,请一位知名的懂风水和算日子的阴阳先生,确定入殓、出殡、落葬的日期时辰及方位,这对于农村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。

农村丧葬习俗之四(入殓)

按照阴阳先生算好的时辰。将棺木放一旁,先在底部撒一层石灰,接着按北斗七星的形状放入7枚铜钱,是谓垫背。最后把一条棉被铺入棺底。一切准备就绪后,将亡者移至棺木,擦拭遗体并穿寿衣。一般由子女进行。棺材上方摆放纸白鹤。

农村丧葬习俗之五(守灵)

守灵基本上以三天为限,守在灵位或者棺位旁,不可睡着,除了上厕所,守灵人基本不再出灵堂,也可替换守灵人。古人认为人死后三天内要回家探望,因此子女守候在灵堂内,等他的灵魂归来。演变到现在,守灵便是亲人们聚在一起,悼念死者,抒发缅怀之情。

农村老人出殡仪式
  

农村丧葬习俗之六(哭丧)

入殓同时,院子里的灵棚要搭好。灵位前左右摆放五谷、烙饼,中间放置陶瓷罐,还要摆放燃烧的香、烛,灵位下摆放用于燃烧纸钱的'火盆。灵位周边铺上稻草,子女亲人面朝棺木,跪在稻草上,一定要哭出声来,不能小声抽泣。

农村丧葬习俗之七(请乐队)

其实之前是没有请乐队一说的,而是村里都会有几个固定的老人会大梆子,敲铜锣,吹唢呐等,很有仪式感的那种。不知道是现在少有人继承这些乐器,还是说时代潮流变化或是人们的攀比心里,现在都是流行请乐队。若是专业负责任的乐队也算衬托的住场面,但也有些乐队唱着俗曲,跳着莺歌燕舞。这里暂时只做描述,不去过多评价。乐队声音一响,丧葬的流程算是走了三分之一。

农村丧葬习俗之八(吊孝)

报丧之后,陆续会有亲戚和同事朋友们前来吊孝,通常是先去送礼搭账或是带有火纸及花圈交由管事之人,然后主家会敬奉孝布,随后宾客带上孝布到灵位前领取按照规格进行一系列流程之后,烧纸添香,跪拜磕头,然后主家长子进行孝子还礼。

农村丧葬习俗之九(钉棺)

这是出殡前的最后一个流程,棺材钉上将是永别。这时候亡者子女亲属将会趴在棺木上哭的撕心裂肺。

农村老人出殡仪式2

1、处理遗体

中国丧礼是非常隆重的,而且有很多细节,但简单基本已经繁简了,中国从古代开始,当有人去世之后,就有处理遗体的做法,以前叫“弔”,意思是人的生命终结之后,人们去他家慰问、吊唁。

人去世后,死者亲人都会把遗体放抬到正厅,然后放在临时铺好的板床上,我们古人认为,不能让长者在床上去世,灵魂会被束缚在床上,无法超度,所以当长者家人感觉老人快不行了,就会把老人抬到正厅放。

按照中国民间传统习俗,当老人垂危之时,需要子女守在身边守着,直到老人去世,这就是我们经常说“送终”。

正厅是房子中最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,祖先、神灵都供奉在此,如果在这个位置寿终才死的其所,这就是寿终正寝。以前古代都是用枯草掩盖,但是经常等比较大,树叶被刮走,以前肉食飞禽就有吃,亲人看到非常不忍,于是就拿弓守候在老人身边,有鸟来就用弓射杀,所以“弔”字是一竖加一个弓字,就是亲人拿弓,而现在如果动物比较多,亲人会塔一个白色蚊帐。

农村老人出殡仪式 第2张
  

2、报丧、助丧

当老人去世之后,家人一般都会痛哭半个小时左右,等情绪逐渐平静后,开始商量老人后事,通知一些亲戚朋友老人去世的消息,这就是报丧。

村里的人知道之后开始忙活起来,一般村里的人,不用每个都通知,大家都非常自觉帮忙,而且会送一些物品和钱财,这个就“助丧”。助丧方式很多,每个地方都不同,有的送马、有的送衣服,以前南北朝时期,丧家报丧后三天,如果亲朋好友不来吊唁、助丧,那么就跟你绝交。

如果实在太远来不了,就用书信,人和书信都没有到,丧家会非常伤心,最后跟你绝交。在中国,大家都非常看不起“生前要好,死后疏离”,因为我们中国自古以来注重情谊,所以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“红事请了才来,白事不请自来”。这不仅是对丧家的认可,也是友谊身厚表现,同时来到现场为了安慰丧家家属,所以很多在外地打工,不管多忙都请假回来。

3、“奠”活动

从老人去世到棺柩落葬之前的祭祀,会把用祭品放在逝者面前,然后选日子,以前农村有人去世,经常停尸做法,一般3天左右,如果日子不好,还会更久,所以会出尸臭味,乌鸦闻到之后,就会来到周围。

在停尸过程中,会有亲朋好友来吊唁,简单说就是上香,大家来一般都会带东西来,以前都带鞭炮、草纸、花圈,现在基本都是花圈。进门之后的上香仪式,要对逝者行三拜九叩大礼,亲人朋友在封殓白天上香达到高潮,最后晚上参加“丧宴”。

处理遗体的'时候,亲人都会把逝者处理干干净净,亲人用淘米水洗头发,把胡须刮干净,现在有专门化妆师,但是在农村,基本都是亲人自己亲力亲为。

除了沐浴还有“饭含”,亲人把米、铜钱、钱放在逝者嘴巴,让他含着,之所以这样做,是因为以前民间有一种说法,逝者如果嘴巴长开,说明生前没有吃到、吃不好,所以给他嘴巴放食物或者财务,以前古代的墓葬,还经常出土一些玉蝉,这都是他亲人之前放的。

给逝者整理好面部之后,给逝者穿衣服,以前古代,如果平民百姓就比较简单,但如果是官员,死后穿19套衣服,如果穿不上,就盖在身上,用丝带捆起来,最后才能入棺。

逝者入棺有很多讲究,有的地方不允许家属哭,人们觉得逝者觉得家人不舍得他离开,逝者不忍心离开,最后不回去投胎。而有的地方认为,亲人应该大路,当时不能把眼泪滴入棺材内,把逝者放进棺材后就用铁钉钉好,亲人跪在棺材左侧说“某某好走”。

农村老人出殡仪式3

一、立“避忌牌”

出灵这天,逝者家属会在家的大门口立起一块“避忌碑”,一般是男左女右,就是如果逝者是女性,就把名字和出生、去世的年月日,以及出殡日期写在右边,如果逝者是男性,则写在左边。

标注清楚避忌的事项,比如逝者生前交代的一些希望逝者忌讳的事情,都需要写上去,写清楚。

立好后,逝者的长者要跪下祭拜,身体需要背着棺木大的一头,然后抬棺人们稳妥地把老人的棺木抬出灵棚,真正出灵,赶往墓地下葬。

立这个碑,个人觉得是为了让家属们记住逝者的信息,按时去祭祀逝者吧。

不过这个有点像我老家设立在逝者坟前的墓碑,只是这边是要等逝者去世三五年后,才能立碑,而非刚去世办后事那几天。

农村老人出殡仪式 第3张
  

二、摁食压钵

这个习俗主要是在晋中祁县一带比较流行,老人去世后,在出灵前,子女要进行一种名为摁“食压钵”的习俗。

做法就是,找一个瓷罐来,往里面放入一些菜肴或食物,来回摁舂,一直到装满瓷罐为止。

但上面还需要放一个大馒头盖住,再用一双筷子竖着从上面穿进去,再把一些用蔬菜或水果汁染红的粉丝盘在筷子上。

当地也把它叫做“下气馒首”,需要和长明灯一起跟随棺材下葬。

这种习俗我个人是第一次见,不过想想,是逝者家属对亲人的.一种不舍吧,担心他去那边没吃的,才满满当当准备了一瓷罐吃的。

加上长明灯一起下葬,也是希望亲人去那边不用走漆黑的路,想想就觉得挺贴心挺温馨的,不得不说想得很周到。

三、斩殃

这个习俗主要是集中在山西五寨一带,做法是在出灵时在棺木的大头哪里摔碎一个逝者生前用过的饭碗。

当地说,这是“斩殃杀祟,祛灾除祸”!

有的地方则是要磕碎逝者生前用过的药罐,是一种为家人祈愿,保平安的方式。

老人年纪大了,大多身体都不太好,不是这疼就是那疼。

但以前农村医疗条件不发达,人们生病只能看中医,吃点中药。

而吃中药需要用药罐子熬药,因为熬药的药罐不能粘油,且味道较大,大多会特地买个陶瓷管来当药罐,专门用来熬药,会伴随逝者很长一段时间。

而在逝者去世后,也要杂碎药罐,因为以后都不需要熬药了。